当我们提到“老北京儿”这个明显带有口音,但绝大多数人都心领神会的词汇时,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并非是我国首都北京。

而是那些土生土长于北京,言行举止都充分体现了什么叫做“规矩”的老一辈人。

很多到北京旅游或定居工作的外地人,总是抱怨北京人那些不成文的规矩多,一个不留神,不小心“坏了规矩”,说不定就会惹得对方不开心。

 

但要知道,这已经是经过数十年的演变,北京日渐现代都市化之后的结果,如今生长于北京的年轻人,对于曾经那些“老北京儿的规矩”,或多或少已经不再那么重视。

对于老一辈真正的老北京儿来说,“规矩”就是脸面,出门在外,钱包都能丢,但这脸面却无论如何都不能丢。

这么说吧,真正的“老北京儿”,从睁眼起床开始,到晚上关灯睡觉,这一天下来,日常生活当中的一言一行,满满都是“规矩”。

 

问候的规矩

如今我们早上出门,遇到认识的人,都会见面打个招呼,说“早上好”太过书面化,所以一般都只说个“早”字,最多再问上一句“这是要去干嘛”。

但早已将规矩变成习惯的老北京儿,早上逢人见面,绝对都是一套熟练的问候下来。

人家不说“早”,而是喜欢用问句,比如“起了您?”,听上去像是废话,但这就是老北京儿早上见面打招呼常用的第一句话。

 

这边问“起了您”,对方自然而然回答“起了”,然后这边又紧接着一句“喝了吗您”,这里的“喝”,指的是老北京儿有喝早茶的习惯。

如今有些刻画老北京生活的影视剧,总是有见面就问“吃了吗您”的桥段,但这是不准确的,因为老北京儿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沏茶喝茶。

在老年间,根本没有如今“一日三餐”的说法,都是只有午饭和晚饭这两顿,因此对于老北京儿来说,就没有问候“吃过早饭没有”这个概念,自然也成为不了习惯。

 

一直要到中午以后,再遇到熟人,老北京儿才会问“吃了吗您”、“没吃上我那去对付点”这类话。

而且老北京儿喜欢见面打招呼,但从来没有“问好”的习惯,这是因为老年间,受满清思想和文化的影响,老北京儿见面问的都是“吉祥”,互相称呼的也都是“爷”。

如今老北京人见面打招呼,最多就是拱手作个揖,但要是放在以前,那就是一整套繁琐的问候礼节。

 

吃饭的规矩

见面打招呼都已经有了很多的规矩,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老北京儿对于吃饭方面的规矩,那就更多了。

比如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首先讲究的就是“入席”,长辈自然是坐主位,之后按照年纪和辈分,依次坐席。

而且在早年间,要等到家里的成年男子都吃饱喝足之后,家里的女人和小孩才能上桌吃饭,并且就算是这一群人,也要按照年纪和辈分来坐席。

 

即便是现在,不说北京,就连一些其余地方的乡下,依旧留有这种习惯,家里的成年男子坐一桌,女人和小孩要么单独开一桌,要么就夹好菜捧着碗去一旁吃饭。

而且就算是夹菜,也不能先夹菜,要等到家中长辈老人先动碗筷,其他人才可以开始夹菜吃饭。

当吃完第一碗饭,还想再吃一碗时,也不能说“再要一碗”这种话,因为这样说就成了“要饭的”,也就是对于乞丐的称呼,所以口语化一点的说法最好是“再来一碗”。

 

除了这些老北京儿非常讲究的规矩以外,有些吃饭的规矩,不仅只有老北京儿在讲究,其他很多地方都有讲究。

比如不能把筷子竖着插在饭碗里,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情况下,因为这种筷子插在饭上面的说法叫做“倒头饭”,是给死人的供品。

还有就是不能用筷子敲碗,因为早年间的乞丐,就是用筷子敲着要饭的碗,然后嘴里唱着要饭的词,如果是在一些很讲究规矩的家里,这样做说不定会招来父辈的大嘴巴子。

 

喝茶的规矩

前面我们就说过了,老北京儿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沏茶喝茶。

对于普通人家来说,一天里最重要的规矩,就在这喝茶上面。

老北京儿素来有串门的习惯,尤其是吃过午饭之后,如果闲来无事,双方就着这顿茶,就能一直聊到吃晚饭的点。

 

所以当有人上门时,喝茶的规矩就显得尤为重要。

很多人都知道一句话,“酒满敬人,茶满送人”,意思就是给人倒酒,一定要倒满,最好溢出来,而倒茶的时候,倒到七分满的程度就足够了,再多就是隐含“赶人走”的意思了。

而且老北京儿喝茶,都有着成套的茶具,茶壶和盖碗是必备的。

 

所以在倒完茶以后,茶壶一定不能冲着客人,这是一种对待客人的不尊重。

也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将茶水倒到地上,因为这也是要“赶人走”的意思。

我们看过一些古装影视剧,里面的两人喝茶谈事,最后闹得不开心,主人家直接将盖碗里的茶倒在地上,对方就懂了是什么意思,直接起身离开。

 

主人家倒茶的时候讲究规矩,客人自然也不能失了规矩。

人家给你倒茶,你就需要将食指和中指弯曲,用指关节在桌面上轻轻敲三下,有人以为这是在说“够了”的意思,但其实这是一种表示谢意的礼数,学名叫做“金鸡三点头”。

这种礼数,在酒桌上也非常常见,所以如果在吃饭的时候,有人面对斟茶倒酒,在桌子上敲三下,不是没有规矩的体现,反而是非常讲究规矩。

 

邻居串门的规矩

因为老北京儿普遍都是住在胡同的四合院里,有的一间四合院,就能住下三家人。

所以街里街坊,往来都非常熟悉,因此串门就成为了一种体现关系和睦的习惯。

但就算是普通的串门,对于老北京儿而言,也是非常有讲究的。

 

比如串门的时间,要注意避开人家吃饭或者午休的时间点,不然就成了上门蹭饭,或者打扰人家日常生活的行为。

所以老北京儿串门,一般都会选在喝早茶或者午休后这两个时间点,而且眼看时间快到吃午饭或者吃晚饭时,客人就要起身离开了。

如果关系一般怕尴尬,最好在饭点前一两个小时就提出离开,不然就凭老北京儿讲规矩的习惯,都会在煮饭时准备客人的量,然后留下一起吃顿饭。

 

上门时也有讲究,如果大门紧闭,客人就要先叩门,所谓的叩门不是用手敲门,而是北京的老房子,门上都装有门环,这就是用来叫门用的。

而且一次最多叩三下,如果没有回应,过会儿再继续叩三下,不能抓着门环一直叩,或者急促地拍门。

因为这在老北京儿的习俗里,这样没有规矩的敲门,是用来“报丧”用的,让家里人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就算主人家的大门敞开着,客人也不能直接就走进去。

同样要站在门外,抓不到门环,就用指关节敲门三下,当里面问“谁啊”之后,客人自报家门,得到主人家的同意之后,客人才能迈过门槛。

 

结语

何谓“规矩”?

如果但从字面意思上来解释,“规”就是用来画圆的工具,也就是如今常见的圆规,而“矩”则是用来画直角或者方形的工具。

两个字分开解释,有很多种意思,但如果组合在一起,大多时候都是用来指代“规则”和“礼法”。

作为被儒家思想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从夏商时期便开始诞生雏形,再到周公制成体系的“礼乐文化”,经过孔孟圣人的传承,“礼”早已经融进了华夏人民的血脉当中。

所以自古以来,这片既是华夏也是中国的土地,素来都被称作“礼仪之邦”。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将儒家思想的礼仪教化,变成了统治阶层用来巩固权力和秩序的“无上神器”。

随着岁月和历史的长河滚滚流逝而去,那一个接着一个的封建王朝早已被浪潮所席卷,但因“礼法”而演变出的“规矩”,却已然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上至法律规定,下至传统习俗,这些都是规矩,区别就是法律需要人人谨守,但习俗已经逐渐成为了过往的烟尘,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不看重这些习俗。

但如果当“习俗”变成“习惯”,从少例上升到群体,那么它就还有着存在的空间。

 

如今的年轻人,即便是出生于北京,即便是在北京生活长大,但也是生长于钢筋水泥铸就而成的现代化都市当中。

虽然他们说话依旧带有那个味,但对于“老北京儿”的“规矩”却变得愈发淡然,就像曾经每个地方都拥有的传统习俗,放到今天已经算是“过时”。

所以想要真正了解什么叫做老北京儿的规矩,最好还是去到北京那些七拐八拐的胡同里,跟那些喜欢提着鸟笼、捧着茶壶遛弯的老一辈人聊聊天,绝对能让你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