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庭里,绝大多数都是两代同堂,但家庭往往又是被我们容易忽视的地方。

有的家庭不好好说话,向家人乱发脾气,导致家庭里成天乌烟瘴气。

而有的家庭,在养育孩子上,花太多的钱,费尽心机为子女铺路,最后却把子女养废了。

我们都想给孩子最好的,最后却适得其反,反倒是消耗了孩子的好运气。

 

1、母亲要少语 不要在语言上消耗孩子的运气

虽然母亲的唠叨更多的是牵挂,是操心,但是学会闭嘴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智慧。

有的母亲不管子女在干什么,都在一旁指手画脚。

如果子女不按照他的标准去办事,母亲就开始骂人,甚至诅咒,歇斯底里的发脾气,甚至痛哭流涕。

当不良的情绪占据上风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不仅不管用,还会像刀子一样刺痛子女的心。

人生就是一场自我预言的实现,你说什么最后就会活成什么。

我的母亲,从我记事起,就是活在唠叨里。

她的唠叨不是充满正能量的,全是一些负能量。

不管发生再小的事,都会唠叨,可以一直说,一直说个不停的那种。

仿佛这个世界里别人都是对不起她,她永远也不会共情别人。

从小兄妹几个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身上渐渐也出现了母亲的影子。

直到结婚后,兄妹几个分别遇见了伴侣的原生家庭,才慢慢走出母亲的影子。

心理学上有个“超限”效应,指的是刺激过多或作用太久,就会出现逆反心理。

有的母亲总是抓着子女的一点小事不放,唠唠叨叨。

时间长了,孩子就像一个泄气的皮球一样,毫无精神。

试问母亲,你有多久没有认真的听过孩子的倾诉了?

你有多久不肯接纳自己的孩子了?

你有多久只耍着手机,不再陪伴孩子了?

不要做一个唠叨的母亲,每天不停的唠叨,只会让子女失去成长的机会。

放手让孩子去做,母亲尽量用双手托举,如此,就好!

 

2、父亲要少钱 不要在钱上消耗孩子的运气

父亲,就像这个世界上的超级英雄一样,用肩膀扛起这个家的重担。

这天下的父亲也都一样,总想让自己的儿女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可是,即使父亲给儿女再多,遇见不争气的儿女,照样还是挥霍掉。

1916年,清末首富盛宣怀去世时,他留下了大约100多亿元的财产,给了自己的子孙。

盛宣怀是希望利用这笔财产来实现持久发展。

可是即便财富再多,也经不起后代的挥霍。

在他儿子盛恩颐看来,父亲留下的财产永远也花不完。

盛恩颐拿着这些钱,除了不干正事之外,其他败家的事情干尽。

1958年,盛恩颐贫困潦倒,他躺在曾经属于自己的大宅内,渐渐离世。

身为“败家第一人的他,在临死之前,连一粒米都没有留在他的腹中。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

对于那些花钱如流水的孩子,坏习惯都是惯出来的。

父亲作为家里的“男人”,首先要担当培养子女节俭的第一重任。

不管家庭条件是优越还是困难,都应该做到艰苦朴素。

子女成年后,一定要逼着子女出去赚钱,让他们体谅到父母赚钱的不容易,从而学会珍惜钱。

正如一句古话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父母要少吵架 不要在和睦上消耗子女的运气

小时候,我的父母很爱吵架,几乎天天吵。

吵架的原因也不是什么大事情,都是些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

记得有一次,父亲让母亲早上去回大姨家拿奶奶爱吃的“毛蛋”,

母亲说吃过早饭还得下地干活,要不到晚上吧。

父亲就不乐意了,两个人就吵了起来,接着又打了起来。

当时我们兄妹几个站在旁边吓的不敢吭声,最小的弟弟则吓的哇哇大哭。

我童年和少年的阴影里,大部分都是父母吵打时光和母亲的负能量唠叨声。

以至于姊妹几个刚成家时,总想和自己的伴侣吵架,也总想没事找事。

最终,治愈我们的是婚后认知的提升和伴侣的原生家庭。

孩子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和父母的言行举止密不可分。

夫妻生活在一起,吵架是在所难免的,即使再相爱的两个人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争吵。

最好不要当着子女的面争吵,成年人不管谁吵赢了,输掉的都是子女。

夫妻吵架不仅仅是两败俱伤,恐惧的阴影会笼罩子女的整个童年,也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4、

《礼记》中有云:万事有度,过则为灾。

在这个世界上,往往很多事情都是有限度的。

如果超越了界限,就会加倍的偿还。

要想孩子的福报不被透支,母亲要少唠叨,儿女才能健康成长。

父亲勤节俭,儿女才会珍惜生活。

父母不吵架,而你未来的家才会安定。

一人一生中享受的福报就那么多,要让孩子适当的受苦,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