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8岁小朋友家长会,班主任分享了一个故事。孩子问他:“每天清早学校上学,放学后去辅导班,回到家天黑了,一天为什么这么快呢?”是啊!怎样才能让时间慢一些呢?从睁开眼睛,到上床休息,每时每刻仿佛都在赶时间,我们如此赶时间是为了生活,孩子如此又是为了什么呢?

我想起我的童年,在乡村的土路边,除了上课时间,都是小朋友们一起玩。儿时最有成就感的事情,莫过于自己创造出一个新游戏,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参加。当看到那一段时间一起玩的游戏规则是自己制定的,那种喜悦和荣誉感至今都记忆犹新。而现在的小朋友有什么呢?唯一的兴趣可能都在兴趣班,可没有内心世界的绘画、音乐、体育,又怎能感受它们真正的魅力呢?

孩子的童年应该是怎样的呢?这无法有一个定义,因为定义了的童年,就不是真正真实的童年。但可以描绘它,描绘心中的童年是怎样的。

那是个“放任大笑”的童年吧。“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自由自在是孩童天性,在无拘无束、顺其自然中,感受最原始的快乐。没有钢琴音符的陪伴,没有篮球操场的训练,不知道什么是魔方思维,也不懂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的训练区别,但是知道在大自然的怀抱里,鸟语花香、追蜂捕蝶,一切是那么地无序、慵懒,一切又是那么地符合自然本质。愿从小就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让阳光微笑进入他的眼睛,充满他的脑海。

那是个“乐趣盎然”的童年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感兴趣才能深入思考,才会有更多可能性、创造力。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呢?是学富五车的知识,是娴熟能干的技艺,又或者是个听话乖孩子的名声?这些也许都是成年人的自以为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要的是什么?兴趣是什么?“家长时间”太满,收获的是未经思考的知识,失去的是主动思考的童真。知识就在那里,而童真再也不会回来。

那是个“遥望先贤”的童年吧。我向孩子解释他的名字,这是孔子给你取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所以,孔子是孩子的师父,而老子又是孔子的师父,所以要学《论语》,背《道德经》。所以我从未想过我怎样去教他,因为我的普通不能造就他的不普通。我告诉他,要向老子问道,听孔子谈仁,多阅读、多学习,以先贤为师,以世间万物为师,从内心感受天地规律,获得思考能力,这样的学习是没有界限,也没有终点的。

那是个“勇往直前”的童年吧。“初生牛犊不怕虎”,“不规矩”也许才是真正的规矩,敢于怀疑世界才能创造自己的世界。我想起前几日,小朋友非常兴奋地跟我说:“我新造了个成语,叫猫音逗狗。”他一本正经地解释:“这是个贬义词,比喻用了错误的方法做事情!”原来,他很喜欢隔壁家的小黑狗,于是就模仿猫叫,去逗邻居家的狗,结果被邻居家的狗追着跑。我很欣慰,他是幸福的,他在他的世界里可以创造新的成语,感受其中的乐趣,为此可以勇往直前,由此带来的成就感也会伴其一生。

一直深信一句话:如果你期待孩子超越你,请十分相信他比你优秀聪明。相信孩子,顺其自然,或许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